作者:刘平 李鹏 杨章旗 颜培栋 唐生森 吴东山
亮点:
1.将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系统应用到马尾松人工林中,从营养元素含量及其比率变化的角度阐释了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的C、N、P化学计量特征随着林龄和区域变化的动态变化规律。
2.研究了广西东、南、北、中四大区域,地域跨度大,本研究的林龄丰富(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可代表马尾松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化学计量特征变化,可为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经营给予理论数据。
摘要:以广西4个典型区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马尾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给予理论依据。
主要结果:
1.土壤有机C、全N和C/N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21%、27%和22%,属弱变异,在不同林龄和区域中其值比较稳定。林龄和区域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C、全N、全P、C/P、N/P均有显著影响(p<0.05)。
2.土壤有机C、全N含量在成熟林阶段最低,且呈波动性变化,均在成熟林阶段最小,有机C含量在幼龄林阶段最大,全N含量在近熟林阶段最大。土壤全P含量在中龄林阶段最低,且随林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
3.土壤C/N、C/P、N/P均在成熟林中最高,土壤C/P、N/P随林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趋势,且成熟林显著高于近熟林和过熟林(p<0.05)。
4.华山地区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最低,而土壤C/N、C/P、N/P最高。天洪岭地区土壤C/N最低,镇龙地区土壤C/P、N/P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C与N/P呈显著相关,全N与C/N、C/P呈显著相关,全P与C/P、N/P呈显著相关。总体来说,广西马尾松人工林主要受到P限制,尤其在速生阶段比较明显。为保证马尾松人工林发育,可适当在马尾松速生阶段施加P肥。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不同林龄; 区域; 相关性
部分图表:
图1 不同林龄和区域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表1 不同林龄和区域马尾松人工林土壤C、N、P与生态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
组分 Component | C | N | P | C/N | C/P | N/P |
C | 1 | |||||
N | 0.643** | 1 | ||||
P | 0.581** | 0.397** | 1 | |||
C/N | 0.054 | -0.690** | -0.005 | 1 | ||
C/P | -0.224 | -0.283* | -0.508** | 0.174 | 1 | |
N/P | -0.269* | -0.093 | -0.529** | -0.119 | 0.940* | 1 |
作者简介:
刘平,科研生命学院2019级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课题为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先后参与广西创新驱动专项(桂AA17204087-4)和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030202, 2017YFD0601201)。现在已在广西科研和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共发表论文2篇。
杨章旗,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西林科院总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在国家级或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或合作出版著作10部;主持完成审定国家级林木良种3个、自治区级林木良种53个,取得植物新品种授权2个、发明专利13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件,主持编写标准5个、参编标准4个。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参与完成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林学会梁希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2003年获第七届广西青年科技奖;2005年获首届广西林业重奖个人。2005年入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6年获广西优秀专家称号、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1年11月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聘为广西首批“八桂学者”,2019年1月续聘;2012年10月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核准首批聘任专业技术二级岗位;2015年获中国林业产业诚信功勋人物;2016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7年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C类人才; 2018年获首届广西创新争先奖;2019年获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同年入选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
论文引用格式:
刘平,李鹏.广西不同林龄和区域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J].广西科研.
全文获取:
DOI: 10.13656/j.cnki.gxkx.20210809.005
(文/刘平 生科研会 图/刘平 审/徐夏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