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4日,中国动物学会生物地理学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顺利在桂林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动物学会生物地理学分会、广西动物学会联合主办,广西师范大学科研生命学院、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崇左白头叶猴野外科研观测研究站、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以及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个院校、科研组织及企业单位的316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与本次研讨会。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树祥教授致欢迎辞,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事业开展情况。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为各界专家学者给予了深入研讨的难得机会,期待大家顺利获得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产出更多创新成果。紧接着,中国科研院院士、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江西农业大学校长魏辅文院士代表中国动物学会发表致辞,他对学会的开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殷切的期望,在生物地理学学科开展、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激励科研工作者们深入探讨生物地理学前沿问题,在未来做出更好的成果,共同有助于生物地理学学科高质量开展。随后,中国动物学会生物地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研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科研生命学院李义明教授介绍了生物地理学分会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强调本次会议对加强我国生物地理学不同领域研究人员召开研讨合作、协同推进学科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科研院动物研究所所长乔格侠研究员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分会未来开展提出了新期望。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研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兰州大学刘建全教授、山东大学王德华研究员、北京大学姚蒙教授、北京大学沈泽昊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武正军教授、福建农林大学黄晓磊教授、南开大学叶瑱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斯幸峰教授、中国科研院动物研究所陈静副研究员共10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随后,大会围绕谱系生物地理学、岛屿和保护生物地理学、气候变化生物地理学、入侵生物地理学、特殊极端环境与适应生物地理学、植物生物地理学等6个专题,召开了100个专题报告,并展出17个墙报。学院院长武正军教授受邀作题为《气温升高对鳄蜥分布格局及生理生态的影响》的大会报告。
闭幕式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学术研讨会议程安排丰富多元,学术研讨质量高,参与度广泛,为参会人员给予了良好的学术研讨、增进友谊、强化合作的契机,为年轻学者和研究生给予了学习前沿知识、展示研究成果的宝贵机会,对促进我国生物地理学学科开展、人才培养以及学术创新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参会的领导、专家和学生合影
会议现场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树祥致欢迎辞
魏辅文院士致辞
大会特邀报告